为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效果,学生心理成长指导中心于2月13日下午举办了线上集体备课会,2023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18名专兼职教师参加。
学生心理成长指导中心教学工作负责人魏晓言老师首先介绍了本学期《心理健康教育课》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环节要求。随后,综合办公室主任焦文洁分享了近三年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问题和2023年开课中需要强调的环节。最后,学生心理成长指导中心主任肖琼希望任课教师一是要保持对待教学工作的热忱,克服长期讲课适应后的麻木,认真准备和设计上课资料,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二是要将教学和教材相融合,充分发挥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并提出几种方法和思路让学生可以在课前课中课后学习和教材。三是要优化教学内容,将知识框架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了解学生的新思想和新潮流,及时更新知识内容;要利用好往届优秀学生工作坊作品,发挥榜样的力量。四是希望任课教师能够紧紧抓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体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体验性、参与性和专业性;拓展学习通等网络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注重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融入。五是用好学生骨干,特别是心理委员和宿舍长在课堂中的作用,让课堂“活”起来。
我校于2012年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通识教育选修课,2013年开始,该课程成为通识教育必修课,面向全校大一学生开设。2022年,首次将课程安排为32课时,1学分。通过本次教学研讨会进一步明确了新学期教学任务和相关要求,学生心理成长指导中心将继续发挥课堂教学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注重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进一步打造 “线下理论讲授+线上知识学习+学生工作坊”为教学模式,为我校师生心理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