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家里躲肺炎,怎一个“无聊”了得?
西安石油大学 肖琼
每个中国人,似乎都听过“狼来了”的故事,然而,听这个故事时,我们很多人,只看到了这个孩子的说谎,没有看到他的寂寞。
在抗击肺炎危机的日子,我们都会听从政府建议:“呆在家里,利人益己”。但是,好像,第一天感到新鲜、第二天找找事干、第三天无事可干、第四天坐立不安……,然后,我们会不会变成那个想喊“狼来了”的放羊娃?
人类是群居性动物、中国是集体主义文化国家、春节是团圆的节日,攒了一年的期待,突然就空荡荡了。这种生活方式的反差,心理上的准备与应对很重要。
第一,认可居家防疫的重要性,增加意义感。凡事,明白其目的与必要性,才可能变成自觉行为,才易在困难时,主动坚持。所以,每个人都要明白此番肺炎危机的关键是减少传染性,而这一点,只有自我隔离才能有所保证。认可这一点,我们就不那么无奈和烦躁,宅在家里也就心甘情愿。
第二,尽可能让居家生活丰富,增加层次感。无聊是因为单调,单调会觉得时间漫长,时间知觉是个主观感受,所以,我们可以做不同的家务、读不同的书、与不同的人网聊、看不同的影视剧、想不同的心事,这样的生活有层次,说不定还会觉得时间不够用呢。
第三,定一个生活计划,按小时计,增加充实感。居家时,空间就那么大、能直接接触的人就那么几位、家务活也有累的时候,于是,看不到行为的结果,无获得感,仍然会空虚。所以,我们可以进行目标与行为管理,化整为零,且最好按小时计,在短时间内看到收获,得到即时的反馈,就可以自我强化,奖赏自己。
第四,学一项新技能,增加力量感。日常的浮躁,让我们被生活裹挟着忘了自我,正好趁着居家,查遗补漏,学一项新技能、学做一个新菜、或者加强身体锻炼,感受自我的控制力,也为职业生涯补充新鲜血液,增加自我魅力,显示出时间的力量感。
第五,家人一起谈心做事,增加亲近感。无聊的内在反应是寂寞,寂寞是一种心理感受,“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更加让人体会到寂寞。所以,一家人在一起,不要只是各行其是,可以一起进厨房、一起看电视、一起玩游戏、一起说说话,会更真切地感受到“家”的意义与温暖。
总之,人类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任何生存状态下,我们都可以凭借自己的智慧适应它、掌控它、甚至享受它。
2020年1月27日于家中